更新时间:2025-10-11
SCI论文返修:从收到意见到修改的每一步
收到SCI期刊的返修意见,意味着论文已突破初步筛选,距离发表更近一步。但返修并非简单修改文字,而是需严谨回应审稿人质疑、完善研究内容的关键环节。下面aeic小编来跟大家具体聊一聊吧。
第一步,全面梳理返修意见
收到意见后,先通读所有内容,区分“必须修改”的实质性问题(如实验数据补充、逻辑漏洞修正)与“建议优化”的细节问题(如表述调整、图表美化),用不同符号标注优先级。同时,统计审稿人关注的核心方向,若多位审稿人提及同一问题,需将其列为修改重点,避免遗漏关键要求。
第二步,制定详细修改计划
根据意见优先级,规划修改时间与任务分配:针对实质性问题,先明确解决方案,如补充实验需确定样本量、检测方法,数据验证需选定统计工具;针对细节问题,列出修改清单,明确每部分的修改方向与完成时限。合理分配时间,预留充足周期应对突发状况,避免因仓促修改导致新问题。
第三步,逐点精准回应与修改
修改论文时,严格对照审稿人意见,每一条修改都需对应原文位置,在回复信中清晰说明“修改前内容-修改后内容-修改理由”。若对意见有不同看法,需以客观数据与文献为依据,礼貌阐述观点,避免直接否定审稿人;对于无法修改的内容(如实验条件限制无法补充数据),需详细解释原因,提供替代方案证明研究可靠性。
第四步,完成修改后多重校验
修改结束后,先自查论文逻辑是否连贯、数据是否准确、格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核对参考文献引用是否规范、图表与文字是否匹配;再邀请同行或导师审阅,从第三方视角检查修改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新的表述问题。最后,通读回复信,确保语言简洁礼貌,逻辑清晰,所有意见均得到回应,无遗漏或重复内容。
以上就是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进入aeic网站内搜索关键词或联系站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