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核心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20年度最新论文导读!附PDF版可下载!

更新时间:2020-07-20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CSSCI收录,创刊于195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微信图片_20200720165519.png


● 编委会现拥有委员19人,据中国知网显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共出版文献5130篇,总被下载1798815次、总被引4232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01,(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87。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载文量为1203篇,被引量为6512,下载量为49446,2015年影响因子为0.73。


● 人文社科观察家现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0卷第3期的期刊论文摘要导读整理分享给大家,拉至文末可领取PDF完整版论文。


NO.1



脱俗求真,继往开来——蔡鸿生教授学术访谈

蔡鸿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广州 510275);江滢河,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广州 510275)

摘要

蔡鸿生先生是中山大学中外关系史学科的资深教授,在中国与西域文明、南海文明和西洋文明的关系等领域,进行过广泛而具体的研究,多有创获,形成了鲜明的治学风格。本文由江滢河以访谈的形式,请蔡鸿生先生介绍其学术成就、治学经验以及对学术前景的展望。既是一篇谈话录,又是一篇反思录。


NO.2



“论家之正体”——宋代经论初探

巩本栋,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23)

摘要

宋代进士科举取士和贤良进卷等制度,推动了论体文以及经论的发展,就中自真宗朝进士考试以经义命题的做法,尤值得注意。宋代经论经世用、重人事,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又多以人情常理说经。这虽有其思想渊源,然更反映了北宋儒学发展的新趋势。晚唐五代儒学衰落,宋初士子多出身寒门,学无所师,以己意说经,遂往往据人情常理为说。从人情常理出发,对儒家经典的讨论便不再是生硬的、冷冰冰的说教,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想象和情感,从中亦可见说经者自身的形象。至南宋,经论与史论及文学更趋于融合,文体上也逐渐衍化、固定,影响深远。


NO.3



传奇杂剧的最后调适与中国古典戏曲的终结

左鹏军,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广州 510631)

摘要

20世纪20—40年代的传奇杂剧发生了明显且有意味的转换,在创作体制、文体形态、创作方式上出现了向既有戏曲传统退守、回归的趋势。通过适当调整、有所变通的方式延续和护持原有戏曲体制、文体形式和创作习惯,使其得以在日益艰难的戏曲文学环境中保持独特姿态与品性,在日益新奇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走完最后一段生命路程;同时在思想主题、精神内涵、文化观念上则出现了突破传统、勇于创新、面向现实、寻求新变的趋势。通过反映国家民族危机与觉醒、救亡图存、探寻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时代主题,从表现时代精神、传达当代意识、汇入思想文化主潮方面为其最后生命注入时代生机与精神活力。这种体制退守与精神突围之间形成了相互应和感发、彼此依靠支撑的关系,共同造就了最后阶段传奇杂剧的思想艺术品性和文化品质。这是作为中国戏曲古典形态的传奇杂剧在创作体制、文体形态和思想主题、精神内涵上做出的最后一次适应性调整和转换性变革,也是保持其民族特色、古典品格和转换生新、汇入时代主潮的最后一次努力。这一在调适与守护、变革与坚守、生存与终结之间所进行的思想艺术探索和文化转换,留下了值得深长思之的戏曲史、文学史乃至文化史经验。


NO.4



《考工记》与晚清工艺书写文体

刘春现,中山大学中文系(广州 510275)

摘要

 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古代工作记载经典,因其在经学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造诣,成为一类别具特色的工艺书写典范文本。近代以来,西洋机器工艺进入中国,引起国人的关注,洋务运动时期翻译了大量的西洋工艺类书刊,成为新知识的主要来源。《考工记》也成为士人认识和书写西方器艺的参照物。晚清时期“格致”成为西学的代名词,格致书院的考课最早开始涉及西方机器工艺内容,书院课艺中的工艺策问,引导士人发挥格物致知之义,比较《考工记》中的六工与西方机器工艺异同,并通过追溯《考工记》重叙本土的科技工艺制造传统,由此进一步接纳西方近代工业及其知识体系。早期中外人士合作翻译西方工艺书籍,从传统中汲取资源,又超越传统之外,奠定了近代专业化的科技文体形态。在晚清社会现实需求的推动下,传统工艺书写文章,重新焕发生机,促进了戊戌以后西学翻译话语的普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近代文学演进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NO.5



召回被放逐的抒情

——从1940年代穆旦的两篇诗论翻译谈起

王岫庐,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州 510275)

摘要

20世纪40年代初,穆旦翻译了路易·麦克尼斯(Louis Macneice)的《诗的晦涩》(“Obscurity”)及麦可·罗勃兹(Michael Roberts)的《一个古典主义者的死去》( “the Death of a Classicism” )两篇诗论。穆旦在早年全力投入创作的情形下主动发起的翻译活动,与后来作为翻译家查良铮所开展的翻译活动相比,所受政治语境的影响和制约相对较少,更多体现穆旦本人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论反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立足自己的语境对诗歌理想的自我省察。从这两篇诗论翻译的选材、策略、观念以及与穆旦同期诗评的互文探究中可以看出:1940 年代穆旦的诗学观中既有对叶慈个人主义和艾略特逃避诗学的扬弃,也有对奥登一代融入时代的政治态度之认可;既有对中国诗人智性写作的批评,也有对中国时局和诗学情境的反思。在这一基础上,穆旦呼唤“自我”从隐匿中现身,要求诗歌的理性担当,渴望诗歌能够传达光明、博大、深厚感情,多维度构建了诗人“新的抒情”之诗学观。


NO.6



自然与当下中国电影的审美内涵及其叙述可能

陈林侠,中山大学中文系(广州 510275)

摘要

自然作为中国传统美学重要的审美范畴,在文化全球化中,能够准确地标识出东方文化的身份。在东西方文化中,自然存在物性、人性与形上三维,具有相通但有别的美学内涵。当下中国电影的自然,仅仅停留在故事地点及烘托主观情感的功能上。相对来说,同属亚洲文化圈层的日本、韩国电影却保存了传统的美学内涵。中国电影的自然美学需要回到三种维度:(1)物性维度,自然意象及其现象的选取,应当重视传统美学体系中的文化记忆、审美经验;(2)人性维度,在主客互为主体的情景交融中,抒发道德情感、感时忧世以及生命的欣喜;(3)形上维度,需体现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与生活态度:真诚(儒家)、无待(道家)、真如(佛教)。


NO.7



空间方位观念与商周王朝秩序

邓国军,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长沙 410082)

摘要

华夏先民辨方识位技术的演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催生了方位概念的出现。迟至晚商,殷人已建立起以“中”为核心的多层次邦土空间体系。殷人通过与邦土空间同构的形式,将政治、神灵、建筑等内容与空间方位建立起对应关系。在祭祀、祈丰、建都等实践中,殷人产生了尚中、尚东、尚右等方位观念。在政祭合一的殷商社会中,殷人的方位观念表现出了浓厚的宗教性和政治性,不过其尚未完全成为制度层面的规则。周人将方位观念纳入宗法礼制之中,方位观念藉此实现了对周代政治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宰制,成为了周王朝秩序之必要构成部分。方位观念在商周时期的演进历程,不仅提示了方位观念与商周王朝秩序之间构成了一种互动共生关系,同时也为揭示商周文明运行机制提供了一个基于空间的解释框架。


篇幅有限不能全文展示


人文社科观察家二维码.jpg

扫码回复关键词【论文2】

完整版PDF论文直接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