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PDF版下载!北大&南大“双料”核心期刊《北京社会科学》11月最新论文导读!

发布时间:2020-11-16

● 《北京社会科学》创刊于1986年,现被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CSSCI和核心期刊收录,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11月最新.png

 

● 编委会现拥有委员21人。复合影响因子为0.995,综合影响因子为0.645。影响因子为0.73

 

● 人文社科观察家已分享了《北京社会科学》20201-10月的论文,收到学者的热情响应,本周小编将《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的期刊论文摘要导读整理分享给大家,拉至文末可领取PDF完整版论文。以下论文于1116日出版

 

往期论文导读

文末附PDF版下载!北大&南大双料核心期刊《北京社会科学》10月最新论文导读!

 

文末附PDF版全文下载!北大&南大双料核心期刊——《北京社会科学》9月最新论文导读!

 

文末附免费下载!北大核心&南大核心期刊《北京社会科学》20208月论文导读!

 

北大&南大双料核心期刊——《北京社会科学》7月最新论文导读

 

NO.1

恩格斯晚年思想研究中的“1883年起点说之辨

宫维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1600    

摘要

国内外不少学者倾向于将1883年视作恩格斯晚年思想研究的起点,这一界定虽然有助于凸现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但存在着单向度缩短恩格斯晚年岁月及片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学术命运共同体关系的不足,以致于消解了恩格斯晚年理论构建和实践活动的完整性。对于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研究无需拘泥于锁定一个准确的历史起点,而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阈中选取一个符合其思想逻辑进程的弹性时间段,从而相对完整地呈现恩格斯晚年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NO.2

城镇化对抗贫困代际传递了吗?来自CFPS2018的证据

葛林芳,吴云勇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沈阳110036    

摘要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转变脱贫步伐的逐步加快,更深层次的贫困代际问题亟待解决。新时代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那么城镇化是否可以摆脱贫困代际传递呢?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提出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运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对贫困代际传递的相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化可以有效突破贫困代际传递;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干扰效应最明显,中部地区的干扰效应并不显着,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并没有干扰效应;目前,虽然中国城镇化与对抗贫困代际传递存在“ U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明显。基于此,提出继续推进户籍改革,降低贫困人口在城镇生活成本等建议。

 

NO.3

“小乐府”考论

郑易焜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

小乐府非唯一指乐府诗体,也有用其指散曲与词。其在诗中出现,最初可见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杨维桢撰,门人章琬编的《复古诗集》该书卷二收录22首五言四句的咏史小乐府,皆被冠以三字或四字篇名。通过对《铁崖古乐府》的删改增补,杨维桢在《复古诗集》中清了,小乐府的审美范式。直到清代,王士禛重新将小乐府重新添加到诗坛视野中,小乐府组诗及单行本的出现,使在诗坛迅速流行,同时,其形制与内容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最终成为一种颇具影响的诗体。

 

NO.4

“对抗记忆浑浊的旧时之我”——鲁敏的东台记忆与东坝叙事

高兴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 盐城 224002 

摘要

鲁敏的故乡记忆对她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基于对乡村美好人性的追怀,鲁敏凭借自己早年的东台生活记忆,在东坝系列小说中构建乌托邦的诗意境界。她将东台记忆作为文学创作的取景器,观照世俗人情,拼缀生活意象,藉此增强叙事的感性色彩,调控叙事的内在节奏,从而优化了小说的审美效果。作为故乡文化记忆的重要标识之一,鲁敏描摹的东坝民俗画卷蕴含着丰富的东台地方文化元素,涉及东台的岁时民俗以及人生仪礼、物质生活、民间艺术等多种民俗事象。总之,鲁敏的东坝叙事呈现出一种精巧别致的记忆美学,具有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NO.5

丁玲之“死”与女作家身份困境——1933年丁玲事件为中心

牛菡    

南京大学 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南京 210023

摘要

19335月丁玲的被捕引发了多方猜测。在谣言与反谣言的舆论拉锯战中,各类刊物建构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丁玲形象。沈从文与篷子的回忆文章则提供了相对私人化的丁玲解读模式。丁玲之死之所以受到关注,与丁玲女作家的身份关系紧密。20世纪30年代女作家面临着明星作者小说人物三位一体的身份困境,作为想象30年代女作家的关键词,女性、革命、写作,既是媒介负载的信息,又成为淹没女作家的媒介本身。

 

NO.6

参体与昭体:六朝赋体流别思路新论

冯晓玉    

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23    

摘要

六朝论家在区别赋与其他文体的同时,也认识到它们在语言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相似之处,从而在制定各体艺术范式的过程中,亦肯定彼此之间的相参互渗,是一种颇为辩证的分体思路,其背后蕴藏着参体昭体的理念。与基于赋值体成熟后的有意破体以另立新格不同,参体的创作实践伴随赋权体发展始终,虽被补充入其他文体质素素更新了赋权的风貌,但原生文体的固有属性却随之发生改变。针对因趋新求奇造成的谬误,讹之体,批评家他们以昭体进行矫正,通过归纳经典中的修辞技法来彰明赋体的艺术形相,与辨体对赋体形制的限定相径庭。参体昭体可为六朝分体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解说,从而更加全面地勘察古代文体的批评进路。

 

NO.7

清帝巡幸与果报制度

滕德勇    

故宫博物院故宫,北京100009    

摘要

清代皇帝帝汶渐进出巡各地,转变形成了供应鲜果的果报制度。果报制度是清帝出巡时期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清会典》均失于记载。果报产生于康熙时期,为乾隆,嘉庆等皇帝帝延用。果报所需的物品亦由内务府备办,并由内务府人员负责传送。除传送鲜果外,还可以运送其他御用物品。清帝还利用果报快捷方式,私密的特点,不断与宫中及留京办事王大臣传递消息,加强了行在与京城之间的联系。果报成为清帝处理政事的辅助工具。

 

NO.8

明代朝鲜同女真人的交往

基于朝鲜通过边疆地带开展交往的视角

王桂东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

明代朝鲜同女真人之间有着长期且多次的交往,其中咸吉道,平安道等执行者之一。朝鲜通过边疆地带开展同女真人的交往,背后隐含着深层次的政治后果:既可以使朝鲜在对明朝的外交以及同女真人的私交上留有足够朝鲜与女真人交往的本质是明帝国的外藩属国与帝国的边疆部落之间发生的交往,其违背了人臣无外交这一古代东亚世界的政治法则,而明朝也适时且有节制地进行了干预和阻止制。

 

NO.9

言论自由与言语行为——论检验言语行为的标准

陈杰    

上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444    

摘要

言语行为中剥离出两条核心论断,言即行言寓力。然后,以宪法和刑法为参照系,在法的实践中证否了言即行;鉴于不是能被直接观察的对象,故推断证明意寓力言为媒,并以法权和刑法为参照系,对力的形态作出区分和说明。

 

NO.10

使由使知新诠与宋代庶民教化理念的发展

肖芬芳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23    

摘要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孔子表达的治理庶民的方式。在汉唐的阐释中,这是基于民不能知的判断而采取的具有政教实效性的治民方式,它和儒家所提倡的王道政治理想以及人性论思想存在理论冲突。如此,宋儒之上从教化者施行仁爱的角度出发,认为使由使知是为政者不将高要求施予民众,是关于庶民的体恤和仁爱,从而力图建立类似庶民治理方式与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契合性;取代,宋儒依据其性理思想,对的关系重新进行界定,从而超越了汉唐关于民不能知的判断,指出庶民有觉知的潜能,至于不可使知之,是由于圣人教化的有限性而不是庶民认知能力的有限性。种有限性出发,宋儒缩小了庶民教化的范围,认为知之不是圣人教化庶民的任务,这有待于庶民自觉自知。宋儒对民为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新诠释,,既是出于庶民管治方式重组了王道依据,而且为此设置了合理的边界,并且为明代心学觉民行道的教化实践铺垫了理论基础。

 

NO.11

公共领域、公共性与公共艺术本体论

李建盛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文学院, 北京 100089    

摘要

国内外关于公共艺术问题的讨论往往注重于作为对象性客体的公共艺术作品的讨论,而对于公共领域与艺术公共性、公共性与公共艺术,尤其是公共性与公共艺术本体论的关系问题未深入研究。事实上,公共性才是公共艺术真正的本体论存在,公共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存在于公共空间领域中的艺术,无论就公共艺术的空间性存在方式,还是其时间性存在方式,都是公共空间领域中具有公共性的存在和表现,这种存在和表现方式决定它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更具有公共性,并体现出公共艺术在公共空间领域中的文化意识和美学精神。在当代公共艺术建设中,这不仅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城市文化生产和艺术景观塑造的实践问题。

 

篇幅有限论文全文不能展示

人文社科观察家二维码.jpg

后台回复关键词【11

完整版PDF直接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