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11-04

EI论文的附录添加要注意什么?
EI论文附录既能承载冗长推导、原始数据、问卷量表,又可存放代码与版权受限的第三方图表,其编排质量直接影响审稿人对研究可重复性的判断,故须以正式、大方、透明的态度对待。就由aeic小编分享相关知识吧。
第一,应明确附录的收录边界。凡对理解论文核心结论非必需、却有助于验证与拓展的内容,方可纳入;若信息已能在正文简短呈现,则不必再设附录。附录不是“垃圾桶”,不可将未发表的半成品数据、无关图片一并塞入,否则既增加版面费用,又稀释读者注意力。
第二,遵循目标期刊或会议的格式细则。多数EI源刊要求附录以“Appendix”为标题,置于参考文献之后,页码单独编号;公式、图表、表格须按A1、A2、B1顺序独立排序,并与正文引用一一对应。字体、行距、 caption 格式应与正文完全一致,切忌因“附属”而降低排版标准。
第三,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附录中的原始数据须保持未经修饰的“冻结”状态,禁止选择性删除样本或调整量纲;若涉及隐私,应做去标识化处理,并在附录起始处给出伦理审批编号。代码须附详细运行环境说明,并以压缩包形式提交至编辑部指定的开放仓储,确保第三方可复现。
第四,注意版权与保密红线。凡使用已发表图表,即使放在附录,仍需获得版权方书面许可,并在图注末尾注明“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若数据来自企业联合项目,应提前签署保密等级协议,必要时设置“双版本附录”,公开版本脱敏,完整版本仅对审稿人与编辑开放。
第五,语言与符号须统一。附录中的变量、单位、术语应与正文完全一致,禁止出现“正文用ρ表示密度,附录却用d”的低级错误;若附录较长,建议在起始处给出“符号对照表”,减少读者来回翻检的时间成本。非英语术语首次出现时,仍需加括号注释,体现国际读者的友好性。
aeic小编的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