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24
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如何对照报告精准修改?
在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发表流程中,审稿报告是优化论文的关键依据。精准对照报告修改,既能提升论文质量,也能提高录用概率,是科研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本期aeic小编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
首先要深度解读审稿报告,梳理核心意见。计算机领域审稿常聚焦算法创新性、实验严谨性、代码可复现性等方面,需将报告中的问题分类:一类是明确指出的错误,如公式推导失误、实验数据计算偏差;另一类是改进建议,如补充对比实验、优化算法复杂度分析。对模糊表述,可结合领域常识判断,避免遗漏关键修改点。
针对技术内容,需逐一回应报告质疑。若报告指出算法创新不足,要补充与现有方案的差异分析,突出设计亮点;实验部分若被质疑数据说服力不够,需增加样本量或补充不同场景下的测试结果,同时规范实验步骤描述,确保他人可复现。对于代码相关意见,需检查代码注释完整性、开源平台提交规范,符合会议要求。
格式与逻辑修改也不可忽视。计算机学术会议对论文结构(如摘要、引言、实验、结论的比例)、图表规范(如算法流程图符号、数据图表单位标注)有明确要求,需对照报告中格式类意见调整。同时,梳理论文逻辑链条,确保引言部分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的关联性,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的一致性,避免逻辑断层。
修改完成后,需撰写修改说明,逐条对应报告意见,清晰阐述修改思路与结果。对暂无法修改的意见,要给出合理理由,体现严谨的科研态度,为论文录用增加筹码。
今天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