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9-16
投稿期刊论文的哪些情况会让文章夭折?
在投稿期刊论文的过程中,不少研究者会遭遇文章“夭折”的情况,即论文未通过审核或直接被拒稿,这往往与论文在内容质量、格式规范、学术诚信等方面存在问题相关。来看看aeic小编的分享吧。
内容价值不足是导致论文夭折的常见原因之一。若论文选题缺乏新意,仅重复已有研究成果,未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数据,难以为所在领域提供有价值的补充,容易被审稿人判定为缺乏研究意义;此外,论文论证逻辑不严谨,如论据不足以支撑论点、实验设计存在漏洞、数据分析方法不当等,会使研究结论的可信度降低,也可能让文章止步于审核阶段。比如部分论文在样本选取上存在偏差,却未在文中说明原因与影响,审稿人可能因研究设计的缺陷而拒绝收录。
格式不符合期刊要求也可能导致论文夭折。不同期刊对论文的结构、字体、参考文献格式、图表标注等有着不同的规范,若研究者在投稿前未仔细阅读目标期刊的“作者指南”,随意排版,如摘要字数超出限制、关键词选取不符合期刊领域范畴、参考文献格式混乱等,会给审稿人带来阅读困扰,也体现出研究者对投稿流程的不重视,进而增加拒稿概率。有些期刊对图表的分辨率、格式有明确要求,若提交的图表不符合标准,可能直接导致论文在初步审核阶段就被退回。
学术诚信方面的问题更是论文夭折的重要诱因。若论文存在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情况,或数据造假、篡改实验结果等学术不端行为,一旦被审稿人或期刊编辑部发现,不仅论文会被立即拒稿,研究者还可能面临学术声誉受损、被列入期刊黑名单等更严重的后果;即便未涉及严重学术不端,若引用文献时未正确标注来源,出现过度引用或不当引用的情况,也可能被认定为学术规范执行不到位,影响论文的审核结果。
以上就是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进入aeic网站内搜索关键词或联系站内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