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会议论文修改的几大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5-09-01

SCI会议论文修改的几大注意事项

SCI会议论文修改的几大注意事项

SCI会议论文修改是提升录用概率的关键环节,需精准回应评审意见、严格把控内容质量、规范格式细节,同时兼顾学术严谨性与表达清晰度,避免因修改疏漏浪费投稿机会。本期aeic小编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

优先精准回应评审意见,是修改的核心原则。需逐一审读评审意见,按“认可-修改-说明”逻辑处理:对肯定性意见简要致谢,对修改建议明确标注修改位置与思路,对存疑意见避免直接反驳,需以数据、文献为依据礼貌解释,比如评审质疑实验样本量时,可补充同类研究样本设计依据,同时用清晰的修改说明文档呈现修改轨迹,让评审快速掌握修改情况。

严格完善内容细节,避免核心问题遗漏。针对研究方法部分,需补充实验步骤中未明确的操作细节,如试剂浓度、仪器型号,确保实验可重复;数据方面,若评审指出数据支撑不足,需补充验证实验数据或扩展统计分析维度,同时修正图表错误,如坐标轴标注偏差、数据单位遗漏;讨论部分需强化与已有研究的对比分析,填补评审指出的文献综述缺口,避免因内容残缺影响学术完整性。

坚守格式规范底线,杜绝低级格式错误。需对照会议征稿指南,逐一核对论文篇幅、字体字号、行距等基础格式,确保与要求完全一致;参考文献是重点检查项,需确认格式(如APA、IEEE)符合会议规定,作者姓名、期刊卷期、页码等信息无错漏,同时删除正文中未引用的参考文献;图表需按要求命名,如“图1-XX实验结果”,并统一插入正文对应位置,避免单独附件提交。

优化语言表达,提升学术可读性。若存在口语化表达或语法错误,需替换为正式学术词汇,修正时态、单复数等问题;术语使用需保持全文统一,如“机器学习”不可交替写作“机器学”;可借助专业学术润色工具辅助检查,但需人工复核润色结果,确保语言逻辑与研究意图一致,避免因语言问题影响评审对论文核心价值的判断。

今天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