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8-20
EI论文文献引用与格式怎么设置的?
EI论文的文献引用与格式设置是学术规范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论文的学术可信度和发表通过率。正确的引用不仅能体现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还能为自身观点提供有力支撑。就由aeic小编分享相关的知识吧。
文献引用需遵循相关性原则,只引用与论文主题紧密相关的核心文献,优先选择近五年内的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确保引用内容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引用时要准确摘录原文观点,避免断章取义,对于关键数据和理论定义,必须标注具体出处,保证学术溯源的完整性。
正文内引用格式主要有两种:当提及作者姓名时,需在姓名后标注发表年份,如“Smith(2020)提出...”;若未直接提及作者,则在引用内容结尾用括号标注作者和年份,如“...这一现象已被证实(Smith,2020)”。多人合著文献需按规范标注,两人合著标注全部姓名,三人及以上可简化为首位作者加“etal.”。
参考文献列表需单独成页,置于论文末尾,按正文引用顺序依次排列或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具体需遵循目标期刊的格式要求。每条参考文献需包含完整信息:期刊文章需注明作者、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及起止页码;书籍需注明作者、年份、书名、出版地及出版社;会议论文需注明会议名称和举办地点。
格式细节需特别注意: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缩写;期刊名称通常采用斜体或全称标注;标点符号统一使用英文半角符号;数字页码需准确无误。完成引用后需逐一核对,确保文内引用标识与参考文献列表完全对应,避免出现遗漏或错误标注的情况。
aeic小编的知识分享就到这里啦,如果还有疑惑或是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多留意aeic网站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