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pus会议论文修改有哪些必知细节?

更新时间:2025-04-23

Scopus会议论文修改有哪些必知细节?

Scopus会议论文修改有哪些必知细节?

在学术领域,Scopus收录的会议论文因其严格的评审标准和高影响力而备受重视。许多研究者在投稿后收到修改意见时,常因不了解关键修改细节而导致论文反复修改甚至被拒。下面aeic小编来跟大家具体聊一聊吧。

一、格式规范的精确调整

Scopus对会议论文格式有着严格统一的要求。首先必须确认会议主办方提供的模板版本,包括页边距(通常2.54cm)、行距(多要求单倍或1.15倍)及字体(Times New Roman 10-12pt)。参考文献格式需严格遵循会议指定的引用风格,特别注意会议文献的标注方式,需包含会议名称、地点和日期等完整信息。图表编号应采用连续数字标注(图1、图2),并确保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二、内容深度的针对性强化

Scopus评审特别关注研究的创新性和完整性。收到修改意见后,应首先区分"重大修改"与"细微调整"。对于要求补充实验数据的意见,需详细说明新增数据的采集方法和分析过程;针对理论深度的质疑,可通过增加对比文献或建立数学模型来强化。讨论部分要避免简单重复结果,而应着重分析研究局限(如样本量不足)及其对结论的影响。特别注意不能为迎合评审而做出违背研究初衷的修改,所有补充内容必须与原文保持逻辑一致性。

三、语言表达的学术化打磨

语言问题是Scopus论文常见的退修原因。专业术语必须全文统一,避免同义替换造成的混淆。时态使用要规范:研究方法用过去时,图表说明用现在时,结论建议用现在时或将来时。被动语态的使用要适度(建议占比30%-50%),过度使用会降低可读性。特别警惕中式英语表达,如"we can see that"应改为"the results demonstrate"。建议采用"反向翻译法"检查:将修改后的英文内容翻译为中文,核查是否准确传达原意。对于非英语母语作者,建议寻求专业语言编辑服务。

以上就是aeic小编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进入aeic网站内搜索关键词或联系站内小编。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