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兰州大学发布对福建莆田疫情的预测

发布时间:2021-09-14

9月13日,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网站发布了对福建省莆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预测,详情如下:
兰州大学对9·10福建省莆田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预测(9月13日)
兰州大学1.png
自9月10日莆田市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以来,截至9月12日24时,莆田市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5例(本土,数据来源:莆田市卫健委)。根据最新的疫情数据,兰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的初步预测结果显示,在当前政府采取的及时、有效的二级管控措施[1]下(蓝色实线),莆田市本轮疫情预计将于9月26日左右得到控制,累计确诊病例数预计约268人(214-322,两条蓝色虚线之间);若采取三级管控措施[2](红色虚线),或者仍有未发现的传染链,莆田市本轮疫情预计在10月4日左右得到控制,累计确诊病例数或将达到529人左右。后续将根据疫情最新进展进行更新预测。(2021年9月13日)
据官网介绍,二级响应措施指的是,当出现一例感染病例时,省指挥部立即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对中风险的地区,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级响应措施指的是,当感染病例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地级以上市、省直管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立即组织各单位成员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事件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决定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并向各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对疫情风险较低的地区,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钟南山两次点赞!兰州大学立功了
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就已成功预测了北京、河北、黑龙江、广东等地的疫情走向,并在2020年6月发布了全球第二次疫情爆发的预警,还对美国、印度、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的疫情进行了较为精确的预测。
6月8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了黄建平教授团队题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震荡暴发特征》“The oscillation-outbreaks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VID-19 pandemic”的最新成果,揭示了振荡中突变上行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主要特征。其中此起彼伏的振荡主要受季节变化和病例上报滞后的影响,而短时突变则主要由人员聚集引起。这项成果为全球新冠疫情的科学建模和参数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兰州大学2.png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的预测是相当可靠的!”钟南山院士在今年初的一句话,让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全球疫情预测系统上了热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纷纷报道兰州大学立功。

兰州大学3.png

兰州大学4.png

世界上第一个全球疫情预测系统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由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黄建平教授组织带领中心团队,成功开发出具有兰州大学全部知识产权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

兰州大学5.png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网站截图

“预测主要分为日常预测和突发疫情预测。日常工作包括针对全球190多个国家做的未来一天、一个月和两个季度的预测,每10天更新一次月预测和季节预测的数据。” 

“系统是将气候预测中的统计——动力方法与流行病学模型相结合的预测系统,是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传统的流行病学模型仅适用于区域模拟和预测,而我们所建立的全球预测系统覆盖的空间范围更广,做的是全球预报。”黄建平教授说。

兰州大学6.png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流程图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GPCP)基于实时更新的流行病数据,对每个国家的逐日和季节性新增新冠肺炎发病数进行可靠预报。之前国外也有大学和相关机构推出过疫情预测系统,但他们只着眼于美国本土疫情的预测,同样的,国内也有其他学校对国内疫情进行预测,但是没有继续进行下去。“我们做的是一个全球的预测系统,并且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并且坚持做预测的系统。”

网友懿墨夫子的评论:

黄建平老师是2004年放弃美国优越条件,谢绝北京大学,回到西部,担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的,而黄老师也是此轮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十多年的时间,建成教育部半干旱气候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大气科学研究中心、西部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带出了一支坚守西部、服务国家的“黄大年”式的教学团队。

他们将统计-动力气候预测的先进技术与流行病模型相结合,综合考虑温度、湿度和政府管控措施等因素,利用大数据研判疫情发展趋势。

而黄建平的导师丑纪范院士上世纪就在兰州大学从事数值天气预报、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和教学,重点研究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特别是非线性动力学问题。

20世纪60年代首先将变分法和泛函分析引入到数值天气预报,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比国外同类工作早近10年。70年代论证准地转模式大气温压场的演变与下垫面热状况的等价性,将正问题和反问题结合起来,提出由历史资料反求大气要素和参数使之与长期预报模式相匹配的方法。用最新颖的数学方法揭示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整体和全局行为,得到最好的结果。

80年代起研究大气动力学长期演变的渐进性质,得到在特定情况下大气动力算子向外源的非线性适应特性,不仅对指导长期预报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偏微分方程研究方面也有出色贡献 。

他们是有这个积淀和科研实力的!


来源: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人民日报、健康时报、双一流高校

8月精品学术会议1.pn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