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校史!多校官宣,获教育部科技奖

发布时间:2023-06-26

近日,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证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校官宣获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是教育部为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而设立的。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温宗国教授主持完成的“行业污染物与碳减排协同效应”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王书肖教授领衔完成的“区域空气质量精准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清华大学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蚊媒病毒“宿主-蚊虫”传播循环机制研究项目,荣获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清华大学(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第二完成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三完成单位)。
此外,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联合清华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面向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联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荣获科学进步奖一等奖。自治区水利厅李雄鹰同志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宁夏水利信息中心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在水联网技术推广中试及建立水联网的完整理论和系统架构技术体系中做出了重要科技创新贡献。
天津大学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名单,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文彬、韩晓鹏、邓意达和钟澄等完成的《二次锌-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催化机理研究》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郭文安教授主持完成(合作者邵慧,马天星,刘玉海,刘录,林海青)的“强关联系统中的非平凡量子态和量子相变”项目荣获教育部202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南京农业大学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2022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决定,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3项,其中一等奖2项
小麦赤霉病被称为小麦的癌症,不仅导致减产,还严重影响籽粒品质,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由于抗源和抗病基因缺乏、抗病机制复杂,抗赤霉病育种十分困难。马正强教授团队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迎难而上,以我国特有小麦基因资源挖掘和利用为抓手,在小麦抗赤霉病的遗传、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克隆、优异抗病种质创新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就。研究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奖一等奖
孙少琛教授团队面向家畜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国家“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应用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组学分析预测,在霉菌毒素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和颗粒细胞增殖的毒性机制、保护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率先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解析霉菌毒素对猪卵母细胞的细胞毒性,阐明了霉菌毒素诱发卵母细胞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揭示了霉菌毒素对雌性生殖的毒性机制,为探索相关生物防控提供关键理论依据和重要调控靶点,明确了褪黑素对霉菌毒素生殖毒性的保护作用及调控机制,提出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控措施,为了解霉菌毒素对雌性生殖的影响和防控方案制定等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奖二等奖
丁艳锋教授团队针对肥料施用偏多、过频导致的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环境风险大等生产难题,通过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和农业机械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创制了一次精量施用即可满足全生育期养分需求的水稻专用缓混肥,研发了机械化施肥的关键装置与配套栽培技术。三年累计推广800余万亩,节本增效10亿元。研究成果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费嘉教授、聂红教授等共同申报的“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活性成份关键技术及在中成药二次开发中应用”研究项目,荣获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暨南大学
该项目主要完成人:费嘉,聂红,阴钊,孟兰贞,叶开和,陈利国
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熊仁根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分子压电体的铁电化学设计”项目,荣获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南昌大学作为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东南大学第二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包括熊仁根、游雨蒙、廖伟强、汤渊源、叶恒云。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喜和教授团队牵头的“奶牛种公牛培育与性别控制繁育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和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飞龙教授团队牵头的“蒙古文人工智能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两个项目,分别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二等奖
桂林理工大学
学校周国清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成果“水底地形测绘无人船载单波段LiDAR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周国清教授立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带领团队潜心投入水底地形测绘关键技术研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研发了水底地形无人船载激光雷达测量装备并已运用于江河湖海水底地形测量。
重庆科技学院
学校周雄教授主持完成的“低品位铅基多金属资源绿色高效协同冶炼关键技术及装备”和尹立孟教授参与完成的“面向极端环境的高端装备再制造形性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两项成果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先进连接技术团队完成的“面向极端环境的高端装备再制造形性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学校先进连接技术团队继2020年首次获得二等奖、实现学校该奖项零的突破之后,再次获奖。
华东交通大学
6月20日,学校土建学院庄海洋教授收到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获奖证书,本人作为第4完成人参与的“工程抗震减灾设防地震动确定理论和方法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校朱华教授团队领衔完成的“壮药材质量标准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为2022年度广西唯一获奖项目,也填补了学校国家教育部科技奖的空白

本文来源于青塔Pro综合综合自各高校官网

二维码.jp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