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31.373Cell大子刊,因“袒护”学术不端作者引争议,竟还稳居中科院一区Top?

发布时间:2022-07-29

今学术期刊天下三分,CNS三大家族三足鼎立。Nature以成员众多、家族势力强大著称,Science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经营下走精英路线,而相比于Nature、Science相对年幼的Cell则在生命科学领域独辟蹊径,近些年也逐渐扩充起自己的商业版图。


我们今天解读的期刊Cell Metabolism(IF 31.373)是Cell Press出版社旗下众多期刊之一,创刊即被SCI收录。然而,近几年,发展放缓、学术丑闻缠身,让老牌期刊稳健的发展步伐逐渐被打乱。


 Cell Metabolism出道即巅峰


1999年,在Cell Press出版集团被Elsevier收购后,期刊Cell发展模式也逐渐商业化。


2002年,Cell Press出版集团创办了Cell旗下第一本期刊Cancer Cell,在三年后Cell Metabolism横空出世。Cell Metabolism真正印证了“虎父无犬子”,2005年刊发113篇论文,一经出版就被SCI数据库收录,2006年收获第一个影响因子16.710。


Journal

First Issue

Journal

First Issue

Cancer Cell

2002

Cell Chemical Biology

2016

Cell Metabolism

2005

Cell Reports Medicine

2020

Cell Host & Microbe

2007

Cell Genomics

2021

Cell Stem Cell

2007

Cell Reports Methods

2021

Cell Reports

2012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2021

Cell Systems

2015




众星捧月般创刊的Cell Metabolism出道即巅峰,但是,也不难看出近几年期刊发展持续放缓,存在问题也逐渐暴露,在学术界口碑似乎有所下滑趋势。


捡出烂苹果


撤稿就等于学术不端?


2012年,Cell Metabolism主编Nikla Emambokus联合期刊科学编辑Anne Granger发表的社论《捡出烂苹果》,回答了这个问题。


2.jpg


撤稿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①学术不端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

②需要更正的内容太多了;

③需要更正的内容影响了论文结论。


而后两种情况,并不涉及数据造假违反出版道德伦理。因此,要判断论文内容是否涉及学术不端,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查论文的原始数据,判断数据的真实性。


读者常常抱怨出版社对于论文数据造假熟视无睹,比如并不关心社交平台上对于文章内容的质疑,在发现问题后,出版社处理过程又很慢。


当然,出版社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曾关注过社交媒体对于论文内容的质疑,但大多数是虚惊一场,因此更信赖直接投诉到出版社的学术不端举报信。而对于处理问题稿件的周期问题,出版社更是有一套说辞:从收到读者质疑,到展开调查,收集原始数据是一个漫长和机密的过程。


目前学术界最大影响力的Retraction Watch网站,针对这篇社论,采访了Cell Metabolism主编,并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出版社不信任社交媒体上对论文的质疑?

②出版社将论文调查推给了作者所在高校/科研机构,是否会独自展开调查?


Cell Metabolism主编的回答和先前的社论内容大同小异,避重就轻甚至反问读者“如果你真觉得有问题,就不会只在社交媒体发了,这显然是问题不够严重”。对于第二个问题,主编给网站的回应只有“截止目前为止,期刊没有开展过独立调查”。


3.jpg


当然,几乎所有学术出版社对于防范学术不端只有两个手段。一是,出版前的问题靠审稿人的同行评审进行监督;二是,出版后的问题靠作者所在机构进行调查。而学术出版社他们所做的,只有通知作者:你的论文可能存在数据造假,请提交原始数据。这种行为不像是吹哨人的工作,倒像是给作者通风报信。


“不作为”的行为被学者们痛批,有学者称正是出版社给学术不端作者放哨的行为才引发了一连串荒谬的撤稿事件——“狗吃掉作业本”。


撤稿丑闻缠身


被网友再次翻出的“被狗吃掉的作业本”撤稿事件究竟有多离奇呢?


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大学助理教授Ivana De Domenico于2011年在Cell Metabolism连发两篇论文。次年,作者表示“原始数据被一位前实验室技术人员遗失了”,并向出版社申请撤回稿件。更让人吃惊的是,出版社竟然相信了作者的说辞,并将稿件撤回。


4.jpg


有学者戏称,这样敷衍的借口,自己上一次用还是在小学家庭作业没写完时,说作业本被狗吃掉了。


时隔一年,通讯作者Jerry Kaplan已经退休,而一作助理教授Ivana De Domenico遭到了犹他大学的调查,9页的调查报告显示她试图操纵数据,当初拙劣的谎言不攻自破。


纵观整件撤稿事件的发展,Cell Metabolism对于作者撤稿理由的全盘接受,让一起本能揭发学术不端的撤稿事件,演变为了对作者学术不端的美化。


 中国神话故事登上期刊封面


有学者说,自从Cell期刊被Elsevier出版公司收购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学术严谨度不再,小编对于这个说法不置可否。


目前来看,期刊影响因子稳中有升,中间有小幅度波动,但是对比近些年各期刊的猛涨势头,Cell Metabolism涨幅并不突出,甚至稍显弱势。


5.jpg


在JCR期刊排名上,因影响因子涨幅不大,Cell Biology分区下,排名有所下滑,从第6名滑落至第八名;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分区,排名没有变化,仍然保持在第三位。


6.jpg

Cell系列期刊和Cell期刊发展路线基本一致,都是走小而精的精品路线。Cell Metabolism年发文量近几年稳定在200篇至250篇,变化不大。


7.png


期刊对于国人的“偏爱”程度较高,截止统计日,中国大陆学者发文数量近三年已经达到了111篇,紧随发文大户美国(445篇)之后排名第二位。


8.png


中国学者的优秀论文也多次登上期刊封面,中国神话故事“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中国风也多次出现在封面。


9.jpg

10.jpg

Cell Metabolism封面:2018年9月4日刊(上);2019年4月2日(下


再来说说作者们最关心的钱的问题,Cell Metabolism是混合发表模式期刊,支持开放获取。目前Cell旗下子刊统一标价,如果作者选择开放获取模式,需支付7000英镑(约合56,735人民币)。


11.jpg


非常值得各位学者注意的是,Cell Metabolism支持的开放获取并非金色OA,而是属于绿色OA,即选择OA模式发表的论文有12月禁止搬运期。并且对于Cell Metabolism期刊,非研究性论文(Non-Research Articles),如综述、观点、评论(Review, Commentary, Perspective),不支持OA模式发表。


从Web of Science给出的数据来看,OA论文对于提升稿件引用率有一点效果,优势不明显。综合上述分析,Cell Metabolism选择OA模式性价比一般,不推荐学者使用。


12.jpg


虽然,Cell Metabolism饱受撤稿丑闻缠身,但是,影响力仍然在,依然无法撼动期刊top期刊的位置,中科院分区中也是稳定的一区期刊,对于投稿作者也是稳赚不赔的选择。


13.jpg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