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新能源技术与电力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NETPS 2025)在杭州圆满落幕!

更新时间:2025-05-27

AEIC官网-版头.gif


2025年5月23日至25日,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承办,浙江大学、AEIC学术交流中心协办,IEEE及IEEE南京技术分会提供技术支持,AiScholar艾思科蓝全程提供技术服务保障的第二届新能源技术与电力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NETPS 2025)在杭州圆满召开。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方法”、“配微-配用协同”、“极端灾害韧性运行与碳排”三大核心主题,直面全球能源转型的重大挑战,并为未来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与低碳化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会议共收到137篇投稿,包括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山东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72篇,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系统29篇,其他工业界11篇。会议设置了主题报告、口头汇报、墙报研讨和颁奖环节。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共吸引来自国内外四十多所高校、电力能源企业、科研单位的过百名学者和研究者参会,交流氛围热烈而活跃。


640 (20).jpg

开幕式上,大会主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章坚民教授与IEEE PES浙江分会主席裘愉涛教授分别致辞。章教授详细介绍了本届会议的投稿和参与情况,并对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裘教授高度评价了会议议题与IEEE PES“可再生能源集成”“智能电网韧性提升”等战略目标的高度契合,充分彰显了学术界与产业界协同创新的广阔前景。

640 (21).jpg
章坚民致辞

640 (22).jpg
裘愉涛致辞


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见解。


IEEE Fellow、浙江大学浣江实验室Josep M. Guerrero (诸泽浦)教授作“基于神经科学的微电网人工智能”报告;IEEE Fellow、浙江大学文福拴教授作“大语言模型在电力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与风险”报告;国家专项人才特聘专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曾平良教授作“面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配微协调控制”报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章坚民教授作“自然灾害致灾电力系统碳排增加及责任分摊”报告;会议邀请了五名国家级青年人才基金及人才项目入选者分享报告,包括武汉大学刘承锡教授“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宽频振荡等效弹性能量建模与抑制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李更丰教授“配电系统极端灾害风险预警和优化决策的人工智能方法”、东南大学叶宇剑教授“市场环境下配用电系统多异构主体分层自治协同优化方法”、华中科技大学晏鸣宇教授“基于网络流的大规模电力系统韧性提升方法”、浙江大学章谦之A类百人研究员“数据辅助优化和数据驱动强化学习方法及电力系统应用”。


640 (23).jpg

Josep M. Guerrero教授


640 (24).jpg

文福拴教授


640 (25).jpg
曾平良教授

640 (26).jpg

章坚民教授


640 (27).jpg

刘承锡教授


640 (28).jpg
李更丰教授

640 (29).jpg

叶宇剑教授


640 (30).jpg


晏鸣宇教授


640 (31).jpg
章谦之 A类百人研究员

此外,来自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南方电网等高校及企业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进行了口头报告,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有力推动了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为表彰先进,会议特设了最佳论文和最佳口头报告两大类学术奖项。经过组委会的严格评审,共评选出最佳论文奖2项、最佳口头报告奖2项。这些奖项的颁发不仅是对获奖者学术成果的肯定,更是对全体与会学者创新精神的激励和鼓舞。

640 (3).png

会议会聚了海内外新能源技术与电力系统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者,探索该领域关键科学方法和关键应用技术,共同推进新能源技术与电力系统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让我们共同展望NETPS 2026,届时全球同仁将再度聚首,共谋能源电力领域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AEIC官网-版尾.bm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