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数字化社会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DSInS 2025) 2025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Society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
下拉至页面最下方,查看会议酒店信息 |
会议已上线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官网:【点击查看】
会议已通过IEEE出版申请,并上线至IEEE官方会议列表:【点击查看】
会议已被Springer出版社中国官方推荐:【点击查看】
会议官网:www.dsins.org 时间地点:2025年11月07-09日丨中国-海口 会议酒店: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酒店 稿件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10月31日24:00 审核录用:约5-7个工作日 收录检索:EI、Scopus、IEEE Xplore等数据库 投稿流程:咨询会议→完善稿件→查重排版→投稿审核→录用注册→参会报名→终稿确认与版权签署→出版检索。 论文模板:点击下载模板,LaTEX或word均可投稿 投稿链接:提交稿件全文 参会报名:点击报名 |
*投稿前请咨询大会秘书:时老师 19396491277,有效提高命中率!(备注“姓名+DSINS 2025”)。 | ||
| |||
![]() | ![]() | ![]() | DSInS 2024 EI✓ Scopus✓ IEEE Xplore✓ |
![]() | ![]() | ![]() | DSInS 2023 EI✓ Scopus✓ IEEE Xplore✓ |
![]() | ![]() | ![]() | DSInS 2022 EI✓ Scopus✓ SPIE Digital Library✓ |
![]() | ![]() | ![]() | DSInS 2021 EI✓ Scopus✓ SPIE Digital Library✓ |
大会简介
由海南大学主办、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承办、西南交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和海南自动化学会联合协办的第五届数字化社会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1月07-09日在海南海口-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酒店举行。
会议主题主要聚焦智能系统在数字化社会中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发展。随着数字化概念的兴起,社会对各种智能技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面对社会管理和决策的种种困难,智能系统对于解决数字化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至关重要。会议欢迎所有相关研究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和演讲。诚邀您投稿、线下参会!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海南大学
承办单位:海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协办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海南自动化学会



![]()
![]()
大会嘉宾
| 【荣誉主席】 | 【大会主席】 | ||
![]() | ![]() | ![]() | ![]() |
杨丹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 | 李天瑞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西南交通大学 | 徐贯东 教授 IET&ACS Fellow 香港教育大学 | 黄梦醒 教授 海南大学 |
| 【程序委会主席】 | |||
![]() | ![]() | ![]() | ![]() |
朱敏 教授 IEEE SMC Member 四川大学 | 杨新 教授 IEEE Member 西南财经大学 | 王宏志 教授 IEEE SeniorMember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毋媛媛 教授 海南大学 |
| 【出版主席】 | |||
![]() | ![]() | ![]() | ![]() |
李琳 教授 IEEE Member 武汉理工大学 | 杜圣东 副教授 IEEE Member 西南交通大学 | 罗川 副教授 IEEE Member 四川大学 | 薛珊 副教授 海南大学 |
| 【本地组织主席】 |
![]() |
张雨 副教授 海南大学 |
主讲嘉宾(更新中)
| 黄梦醒 教授 海南大学 信息学院院长 |
| 演讲标题: 仿生水-空跨介质两栖飞鱼机器人关键技术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bionic water-air cross-medium amphibious flying fish robot | |
现任海南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担任教育部科技委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常务理事、海南省大数据与智慧服务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海南省杰出人才、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2007年获西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于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智能信息处理、多源信息感知与融合、人工智能与智慧服务。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30余篇,SCI/EI收录180余篇;获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92项,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近30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 |
![]() | 张文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 演讲标题: Tensor Multi-Elastic Kernel Self-Paced Learning for Time Series Clustering | |
张文生,现任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至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赴悉尼科技大学、哥德堡大学及南澳大学进行学术交流。长期从事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大数据知识挖掘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计划等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2] [9-10]。 2003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历任重大项目处处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2] [10]。现任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执行院长期间,主持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特邀报告,带队与华为洽谈校企合作并推动联合实验室建设,组织科研项目布局座谈会 [4] [6-7]。在《Pattern Recognition》《IEEE Transaction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多项,主讲“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等课程 [2] [9] [11]。2024年出席CCF浙里院长论坛并作学科交叉创新报告,同年为本科生主讲人工智能原理与学科发展专题讲座 | |
![]() | 张丹 教授 浙江工业大学 |
演讲标题: 网络化无人系统攻击检测与安全控制 Networked Unmanned Systems: Attack Detection and Secure Control | |
| 张丹,教授,博士生导师,健行学院学术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致力于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与定位、无人车/无人机等系统的集群控制、人工智能驱动的机电装备智能运维等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面上、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子课题等项目13项。近年来,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2部,发表Automatica和IEEE TAC等IEEE汇刊论文80余篇,2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7篇进入热点行列。获得了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青年奖、IEEE ICCAR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等奖励,入选了浙江省钱江人才、香江学者、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等荣誉。受邀担任了IEEE Trans.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ISA Transactions等在内的7个国际SCI期刊副编辑/领域编辑,以及IEEE ICIEA等5个国际学术会议的TPC/PC等。 | |
![]() | 梁野 副教授 北京外国语大学 |
演讲标题: Language Intelligence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vances in Cross-Lingual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 |
| 梁野,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成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多语言自然语言处理中心副主任。获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在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曾于康奈尔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现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理事、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语言模型、多语种舆情分析、国际形象研究、大数据分析挖掘与融合理论等。主持或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50余篇。 |
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智能系统类 | 机器学习、知识推理、强化学习、智能优化、自主智能、多模态智能、分布式智能、边缘智能、联邦学习、智能代理、智能决策、高性能计算、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模式识别、智能感知、推荐系统、人机协同、人机交互、自动化诊断、机器人、虚拟现实、图像处理、AI安全、异常攻击检测、网络安全等。 |
数字化社会类 |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应用场景、智能化场景应用、数字孪生、智慧城市与资源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工业互联网、智慧工业、智能制造、数字治理、智能服务、物联网平台、物联网与传感技术、云计算与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 |
其它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AI伦理、系统可靠性等相关主题均可投稿。如果您对投稿主题是否符合并不确定,请咨询大会秘书。
论文出版
所有的投稿都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审稿之后,所有录用的论文将由IEEE出版,见刊后由出版社提交至EI, Scopus, IEEE Xplore和Google scholar检索。(ISBN号:979-8-3315-8757-4)
【会议论文投稿】
![]()
投稿注意事项:
IEEE的会议论文需为全英文的格式,最低为4页,最多不超过12页;
文章应该双栏排版,以*方式标注出通讯作者和通讯作者邮箱,2021-2025年的参考文献应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论文模板下载:【Template Download】![]()
论文如需付费翻译服务,请提交中文稿件,填写邀请码“S8111”享受优惠报价;
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投稿前可通过Crosscheck,iThenticate或其他查重系统进行自费查重(全文查重包含参考文献应低于30%),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
付款后、出版前如因个人原因撤稿,将收取服务费(版面费的30%)
参会指引
投稿作者可免费参会,请在论文版面费注册后前往报名系统中报名海报展示或口头报告。【报名参会链接】
以海报、口头报告的形式参会:投稿全文经审稿后文章被录用,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可在会议现场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等。
(1)口头报告:演讲时间为10-15分钟,报名时提交摘要Word文档;
(2)海报展示:海报要求A1尺寸、英文、彩色,报名时提交JPG格式;
作为听众参会:出席并旁听本次会议。
注册费用
| 类别 | 注册费(人民币) |
| 投稿注册(4页基础页双栏) | 3800元/篇 |
团队投稿≥ 3篇 或学生一作投稿 | 3600元/篇 |
| 超页费(第5页起算) | 400元/页 |
| 听众参会(仅参会不投稿) | 1500元/人 |
| 口头报告/海报展示 | 1800元/人 |
| 团队参会≥3人(仅参会不投稿) | 1200元/人 |
| 加购论文集 | 500元/本 |
注:
(1)稿件费用包含一本纸质版论文集和一位作者线下参会(可做口头报告/海报展示);不包含参会期间交通、住宿费用;
(2)收费均开具国内正规机打发票,可开“会议注册费”“版面费” “参会费”等;
会议议程(详细日程将于会前一个月左右发布)
|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 2025年11月07日 | 13:00-17:00 | 报名注册 |
| 2025年11月08日 | 9:00-9:20 | 开幕式致辞 |
| 9:20-12:00 | 主讲报告 | |
| 12:00-14:00 | 午餐 | |
| 14:00-17:30 | 口头报告 | |
| 18:00-19:30 | 晚宴 | |
| 2025年11月09日 | 9:00-18:00 | 学术考察 |
联系我们

Camille Shi丨时老师
联系手机(微信同号)19396491277
投稿参会邀请码: S8111
*投稿前请添加编辑微信。添加时请备注“姓名+DSINS 2025”,编辑全程跟进投稿,后续会联系签署版权等事宜。
线下参会指南
DSInS 2025将于11月07-09日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酒店举办,本次会议将线上线下同步召开。

会议酒店信息
会议酒店名称: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酒店
会议酒店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东门旁)
*到达会议酒店交通指南:
距离海南美兰机场:26公里,驾车40分钟
距离海口站:27公里,驾车28分钟
距离海口东站:11公里,驾车21分钟
距离美兰站:24公里,驾车35分钟
参会者住宿协议价格:350元/间(大床房、标准间价格一致,含双早)(仅推荐,非强制选择)
*如需订房,请联系史经理13876388180,并说明您是“第五届数字化社会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参会者。
我们将为线下参会者提供会议物料(会议手册、会议物料包、参会证书)以及会议期间用餐。一篇录用论文包含一个免费参会名额,可报名口头报告或者海报展示!诚邀您线下参会!
期刊推荐

期刊名字: Human-Centric Intelligent Systems (HCIN)
期刊主页:https://www.springer.com/journal/44230
期刊介绍:Human-Centric Intelligent Systems(HCIN,eISSN:2667-1336),中文名《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是一本国际化的,经过严格同行评审的开放存取期刊,致力于传播 “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 中所有相关理论和实际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供以人为中心的计算与分析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算法见解。论文发表在施普林格 • 自然(Springer Nature)。
>>>本期刊已被EI数据库收录
>>>为鼓励科研成果的传播,本期刊暂不收取文章版面费用
>>>本期刊设置“最佳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