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出版 | 往届均已成功检索,往届最快会后3个月实现EI检索 】


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
2025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ICMLCA 2025)

重要信息
|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由IEEE (ISBN:979-8-3503-9243-2) 出版,收录进IEEE Xplore数据库,出版后提交EI, Scopus检索。
| 会议信息大会时间:2025年10月17-19日 大会地点:深圳 会议官网:www.icmlca.org 收录检索:IEEE Xplore, EI Compendex,Scopus 截稿日期:2025年9月2日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左右 |
企业赞助合作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欢迎相关科技企业单位以赞助形式进行宣传展示,赞助方权益方案分为【金牌赞助】、【银牌赞助】及【铜牌赞助】。 具体赞助效益与方案可联系咨询: 彭老师:18929310862 康老师:18620047421 |
大会简介
第六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5)定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中国深圳隆重举行。本届会议将主要关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应用面临的新的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着力反映国际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应用相关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大会届时还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到会作特邀报告,并拟组织多场专题报告。为保证本次会议的学术质量,吸引更多的原创高水平学术论文,现公开征稿,欢迎广大从事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应用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踊跃投稿。 |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

|
承办单位 |

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
协办单位 |

北京大学 | 
南京大学 | 
中山大学 | 
厦门大学 | 
南京理工大学 | 
深圳大学 | 
中国科学院 自动化研究所 |
主讲嘉宾
 | 刘威 博士,IEEE/AAAS/IAPR Fellow,Video Rebirth 刘威,IEEE/AAAS/IAPR Fellow,Video Rebirth公司现任CEO,曾任腾讯杰出科学家、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负责人,负责腾讯AI Lab计算机视觉中心和广告多媒体AI中心的图像视频数据相关研究,并主导混元大模型的研发工作。他于2012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职于IBM沃森研究中心。刘威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过3600次,于2022年入选2023 IEEE Fellow。2017年3月,刘威从NSF IIS Division离职,加盟腾讯 AI Lab,担任AI Lab计算机视觉中心总监、广告多媒体 AI 中心总监,负责图像视频数据相关的 AI 研究。2024年11月从腾讯离职,投身于他创办的AI视频生成创业公司——VideoRebirth。 |
 | 李冠彬 教授,国家优青,中山大学 李冠彬,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模态视觉感知、理解与生成。 迄今为止累计发表CCF A类/中 科院一区论文 120 余篇,Google Scholar 引用超过 16000次。曾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ACM 中国新星提名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ICCV2019 最佳论文提名奖、ICMR2021 最佳海报论文奖等荣誉。入选人工智能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主持了包括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 CCF-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美团北斗科研合作基金等 10 多项科研项目。担任CSIG青工委副秘书长、CCF YOSCEF广州副主席、广州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视觉与学习青年学者研讨会(VALSE)执行领域主席委员会副主席等。担任CVPR、ECCV、AAAI等顶级会议领域主席(AC)或高级程序委员。担任The Visual Computer编委,获得8项CVPR、NeurIPS、ACM MM等国际顶级会议竞赛冠军。 |
 | 王利民 教授,南京大学 王利民,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视觉和多模态大模型,专注视频理解与动作识别,在IJCV、T-PAMI、CVPR、ICCV、NeurIPS等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引用3.4万余次,两篇一作论文单篇引用超过4000次。在视频分析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工作,例如:TDD视频深度特征、TSN视频网络架构,VideoMAE视频预训练方法等。带领团队研发了首个性能领先的通用视频理解大模型InternVideo,被Google、Meta、NVIDIA等知名企业关注和使用,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力。曾获得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ACM MM 2023唯一最佳论文提名奖、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入选2022年度AI 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2022年度全球华人AI青年学者榜单,2021-2023年度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担任CVPR/ICCV/NeurIPS等会议的领域主席和TPAMI/IJCV编委。 |
 | 严严 教授,厦门大学 严严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系教工党支部副书记。现为国际知名期刊Neurocomputing(JCR 2区)、Visual Computer(JCR 2区)责任编委(Associate Editor)、计算机研究与发展(CCF 中文期刊A类)青年编委、中国图象图形学报(CCF 中文期刊B类)青年编委、IEEE/CCF/CSIG高级会员、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福建省计算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CSIG厦门中心执委、厦门市公 安局警务战略特邀研究员、厦门市高新学校科学副校长,福建省和厦门市高层次人才(B类)。 目前的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视频分析、机器学习,包括图像处理(图像去雾,图像去模糊,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图像和视频分析(目标检测和跟踪、人脸分析、行人重识别、语义分割、行为识别)、鲁棒模型拟合、机器学习(小样本学习、增量学习、鲁棒噪声学习、联邦学习)等。 |
 | 罗文坚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罗文坚,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深圳市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广东省安全智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IEEE/ACM/CAAI高级会员。本科和博士(硕博连读)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联合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二十多项国家、省部级、市级以及企业合作项目。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均排序3),省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排序4)。目前担任Applied Soft Computing期刊的领域编辑,以及Information Sciences、Swarm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Journa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Applications、Complex & Intelligent Systems、Systems and Soft Computing、《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的副编辑或编委,IEEE CIS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Technical Committee委员,IEEE CIS NNTC Task Force on Secure Learning委员;曾任Applied Soft Computing编委,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青年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opic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IEEE Transaction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期刊客座编辑,曾任IEEE CIS ECTC Task Force on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s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任包括ICSI 2023大会主席、CCF B类会议PPSN 2020宣传主席、CCF C类会议IJCNN 2021讲座主席等在内的20多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的各类主席。获授权专利10项,已申请专利近10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IEEE/ACM Transactions和JCR一区期刊论文及CCF A类会议论文近80篇,ESI高被引论文一篇。 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安全。主要围绕安全智能系统,开展机器学习、免疫计算、群体智能等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包括人工智能安全、隐私计算、大数据分析、目标识别、动态优化和多目标优化等。 |
 | 戴宏亮 教授,广州大学 戴宏亮现任广州大学统计系教授, 广州学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2003年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2013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2015年获评人工智能教授职称。2003年7月入职广东财经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2017年4月调入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统计系。广东财经大学第二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IEEE会员、ACM会员和CCF会员,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统计学历史与文化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分会理事,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教育统计与管理分会理事, 广东省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一直从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在国际著名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Knowledge-Based System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Applied Soft Computing》、《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Information Sciences》等杂志上独立或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JCR SCI检索论文60多篇, 其中24篇论文被JCR SCI Q1检索, 14篇论文被中 科院SCI Q1检索, 5篇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在国际著名出版社出版专著一本;申请发明专利4项、应用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持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良好”)、全国统计科学重点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科技项目多项, 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基金项目多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SCI期刊TNNLS、TKDE、TFS、PR等多个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和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广东省、山东省、江西省、江苏省、河北省、四川省、广州市、佛山市等部省市科技项目和科技奖项评审专家。 |
大会组委
大会主席 |
 |  |
刘威 博士 IEEE/AAAS/IAPR Fellow Video Rebirth CEO | 明仲 讲席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副校长 |
出版主席 |
 |  |
严严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厦门大学 | 王利民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南京大学 |
程序委员会主席 |
 |  |
赫然 研究员 IEEE Fellow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李泽超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
 |  |
彭小江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深圳技术大学 | 何秀强 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 |
组织委员会主席 |
 |  |
张大庆 教授 IEEE Fellow 北京大学 | 傅向华 教授 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副院长 |
 |  |
沈琳琳 教授 IEEE Senior Member 深圳大学 | 李冠彬 教授 中山大学 |
会议往届见刊检索信息
第五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4)已顺利见刊,并完成EI、SCOPUS收录。
第四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3)已顺利见刊,并完成EI、SCOPUS收录。
第三届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学术会议(ICMLCA 2022)已顺利见刊,并完成EI、SCOPUS收录。
征稿主题
1、机器学习:医学图像处理、通信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通信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移动传感网络、无线蜂窝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建模与识别
2、计算机应用: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网络优化、太赫兹波段的通信、纳米网络、无线多媒体网络、模式识别、视频数据挖掘、表征学习、物体识别、数据可视化、智能无线通信、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医疗机器人、机器人传感和数据融合、机器人监控
3、其他相关主题亦可。
出版信息

所有的投稿都必须经过2-3位组委会专家审稿,经过严格的审稿之后,最终所录用的论文将由IEEE (ISBN:979-8-3503-9243-2)出版,收录进IEEE Xplore数据库,出版后提交EI, Scopus检索。
投稿须知
◆论文不得少于4页,会议论文模板下载→ 前往“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会议仅接受全英稿件。如需翻译服务,请联系会议负责老师;
◆已录用且注册的论文,需要参与会议并提供参会资料才可发表,如有特殊情况请联系对接老师;
◆论文应具有学术或实用价值,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发表过。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iThenticate或其他查重系统自费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会议采用在线方式进行投稿,全程由艾思科蓝进行技术支持,请点击以下图标投稿

期刊推荐
Scientific Reports (SCIE indexed) 
| Scientific Reports由知名出版社Springer Nature发行。期刊关注的研究领域广泛,自然科学与临床科学所有领域的文章均可投递。目前,该期刊的专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AI和ML驱动的部署和优化”正在火热征稿中!本次征稿的主题关键词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参与,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敬请随时垂询!期待您的佳作! |
Engineering Reports (EI indexed)  | Engineering Reports由知名出版社Wiley发行,是一份开放获取的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期刊。其关注的领域涵盖生物、化学、土木、软件、电气、工业和机械工程等领域,以及其他工程科学和技术,以及工程应用科学。目前,该期刊的专刊“多尺度计算建模用于医疗保健应用”正在火热征稿中!本次征稿的主题关键词包括“生物医学工程;计算建模;医疗保健;图像分析;多尺度模拟;预测建模”等。我们诚挚邀请您的参与,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敬请随时垂询!期待您的佳作! |
会议初拟日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10月17日 | 14:00-18:00 | 报名注册 |
10月18日 | 09:00-12:00 | 主题报告 |
12:00-14:00 | 午餐时间 |
14:00-17:30 | 口头报告 |
10月19日 | 09:00-18:00 | 学术考察活动 |
注册费用
类别 | 注册费(人民币) |
投稿(4页起) 早鸟投稿优惠(4页起) | 3800 RMB/篇 3400 RMB(截止至2025年9月2日23:59) |
学生投稿优惠价(4页起) | 3600 RMB |
超页费(第5页起算) | 400RMB/页 |
仅参会不投稿 | 1500RMB/人 |
★仅参会不投稿(团队≥3人) | 1200RMB/人 |
加购会议论文集 | 500RMB/本 |
费用说明: 1、会议稿件费用包含出版、一本纸质版论文集和一位作者参会机会;不包含参会期间交通、住宿费用; 2、被录用且完成注册的论文,如需申请撤稿,将扣除30%的手续费; 3、收费均开具国内正规机打发票,可开“会议注册费”或“版面费”; 4、学生必须向大会秘书处发送适当的文件来证明他们的身份(如学生证) |
参会方式
1、作者参会:一篇录用文章允许一名作者免费参会;
2、口头汇报:需要现场参会并作报告,时间为15分钟,请联系对接老师申请;
3、海报展示:申请海报展示,A1竖版尺寸;
4、听众参会:不投稿仅参会,也可申请演讲及展示。
5、报名参会:本会议由艾思科蓝支持在线报名,请点击以下图表进行报名参会:

投稿参会咨询
 |  |
Pearl Wu | 吴秘书 (邀请码:W588) 联系手机(微信):15217204403 QQ:3309133821 | 咨询邮箱:icmlca@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