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室刘增乾博士带领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了大熊猫牙齿能够实现自修复。换句话说,大熊猫的牙齿可以通过再生而自我修复,这种再生可以帮助熊猫每天咀嚼重达38公斤的坚硬竹茎,而竹子正式雄猫最重要的主食。这为新型仿生材料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并在人牙匹配型仿生复合义齿材料、高强高导电接触材料等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
据介绍,熊猫牙釉质界面中的天然有机质,在水合条件下会发生溶胀,进而发生高分子链柔性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等转变现象,从而实现牙釉质的自修复,而熊猫唾液中的水分子能够对自修复效应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如果您对复合材料、陶瓷这方面的学术资讯也有一定的了解,请参加2019年4月12-1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隆重举行的第五届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FEMMT 2019)。该会议旨在为从事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