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硬气的大学,粉红色

发布时间:2022-09-26

提起武汉大学,你会想到什么呢?


有人会想到那里的樱花,见证了无数人的来来往往;有人会想到那里的校园,走出过无数的人才学者;但也有人会想到那句很有意思的话:学大汉武立国。

这六个字,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梗,更是武大人内在精神的一种体现。

01.国立武汉大学

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设立学堂,因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所以学堂取“自强”二字,叫做自强学堂。

这所学堂,就是武汉大学的起源。

随后几年中,学堂增加了自然、工程教育、外文、地理等课程,并几次更名,最终在1926年,与另外几所院校合并后,成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两年后再次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

1929年,王世杰成为国立武汉大学首位校长,由此拉开了武汉大学快速发展的序幕。

他认为国立武汉大学不能满足于拥有的4大学院,提出要把学校办成拥有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的万人大学。皮宗石教授为法学院院长,闻一多教授为文学院院长、王星拱教授为理学院院长、石瑛氏为工学院院长。

这几位院长皆是赫赫有名的学者与教授,详细信息不必多说。

除了聘请院长以外,王世杰校长还做了一件让武大人受用至今的事,就是将学校迁入珞珈山。

这里面还有一段波折。

珞珈山原来是座坟山,叫做“落驾山”。学校要在这里建设,就要迁坟。这遭到了当地很多人的阻拦,有反应激烈的甚至要去挖王世杰的祖坟。

但王世杰更加硬气,直接放话:“祖坟你尽可以挖,珞珈校舍一定要建!”

校舍建成后,王世杰在落成典礼上说:“请大家看看我们所走的路,是不是中华民族的出路,是不是人类向上的路!”

一言一句,尽显铿锵。

也正是因为了有了他的坚持,才有了如今的武大校园,才有了那块写着“国立武汉大学”的石碑。

这六个字,正着读,是国立武汉大学的名字,倒着读,是国立武汉大学的精神。

02.学大汉,武立国

学校校舍完全建成之前,日本侵略战火再起。

武汉大学的学生收到消息,就把内容做成大字报贴在学院的墙上,成立学生联合会发誓抵挡侵略者。

而当时的校长王星拱则在这个时刻,表现出了一位校长应有的睿智和沉稳。

他没有光明正大的与学生领袖联系,而是做公开发言,告诉全体学生,如果不能冷静从事,不仅会荒废学业,反而会闹出吃亏的事情来。

“爱国救国离不开大批办实业的人才。”

等到有学生因为革命而暴露,也是王星拱站出来,保护住了他们。

那个时候的武汉大学,只能借深山中的乐山文庙作为教学区,生活中充满了战火、疾病和贫困,但它并没有放弃学习,没有放弃前进。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曾两次造访乐山,用他的话说,“在四川嘉定,有人在可以遥望西藏山峰的一座宗祠里讨论原子核物理”。

而在战火平息后,武汉大学更是积极进取。先是开设女大学生游泳课,破除了封建牢笼,又在座谈会上,面谏国家领导,首倡恢复高考并被采纳,让百万学子得以突破高校入学的门槛。

到八十年代,双学位、转专业、贷学金、学术假、导师制等一系列教育改革让武大的校园风气焕然一新。

“学大汉武立国”,武大人的骨子里,有的不只是书生意气,还有豪迈英气与不畏艰难险阻的硬气。

03.自强不息

如今武汉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起源于最初的自强学堂商务门。在1950年前后,形成武汉大学经济学系,后来经历多次拆分重组,形成武汉大学商学院,又更名为如今的经济管理学院。

“大经大管、为道为器,领秀中国、闻达世界”是武大经管学院的愿景。四句话,十六个字,尽显大气与野心。

如今的武大经管学院,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经管学院不仅是国家13个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院开办的《经济评论》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7家高校经济学中文核心期刊之一。

此外,武大学子更是在国内外学术科技及文体竞赛中屡获佳绩,每年近40%学生出国深造,历届毕业生德智双彰,涌现出大批政界、学界、商界杰出人才。雷军也是出自于武大。

正如多年之前王星拱教授所说:“爱国救国离不开大批办实业的人才”。

武汉大学正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学者,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表达着爱国的决心。

X